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创作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。
01
有人说,豪门女孩的爱情,从来都和普通人不一样。可我偏不信。
今天要聊的这个故事,主角金智善——真的是妥妥被韩国财阀捧在手心的千金,家里是做冰上器材生意的大佬,喝的奶粉都是名牌、出门代步豪车随便挑,就连冰壶队的训练装备估计都是家里赞助的。她不仅人长得漂亮,还凭一己之力把“冰壶女王”这个title稳稳坐实。
从小被父母用厚实的钱和更厚重的期望包围,穿着香奈儿到训练场,不是吹,你见过几个冰壶场上戴钻石耳钉的队长?金智善就是这样,一路冠军顺拐,还早早坐上了韩国女队队长的位置。
按理说,这样的人,爱情怎么可能和“普通小伙子”挂钩?
但她,偏偏选了中国小伙儿——徐晓明。
02
金智善和徐晓明的相识,还真挺有戏剧感。
那会儿,金智善早就是韩国家喻户晓的冰壶队长了,风光无限。2006年,她跟着队来了趟哈尔滨,参加一场中韩友谊赛。对面正是徐晓明,是中国男队里的主力,纯东北糙汉。
当天比赛气氛有点紧张。徐晓明顶住压力,一记漂亮的投壶直接逆转,把全场都惊艳住。金智善在场边一边捏着冷汗,一边偷偷注意这个中国男生“这个人怎么这么有自信?”
赛后,金智善第一次鼓起勇气,用她那并不熟练的中文凑到徐晓明旁边,“你打得非常好呀!”说完脸都红了。谁又能想到,“冰上的女王”,也能在某一刻怦然心跳?
从那以后,金智善几乎每回有机会就往中国跑。表面是学习冰壶,实际上私底下偷偷学中文,甚至练起了锅包肉。合着人家千金大小姐,能因为一个喜欢的人,把高跟鞋扔了穿上围裙——硬生生研究出能让徐晓明感动到不行的东北菜。
03
两个人的感情很快升温。徐晓明没想到面前的姑娘,什么都不要,就是想和他在一起。刚开始,徐晓明心里其实也有自卑“你家条件那么好,我就是个普通运动员,咋配得上你?”
但金智善真是拼了。为爱学中文、跳出舒适圈,每一次都勇敢得让人佩服。两人慢慢变成了彼此的依靠。
但乐队才刚合奏几首歌,就遇到人生大BOSS——金智善的父母。
金智善的父母根本不愿意让这个家里的宝贝女儿嫁到异国他乡,尤其是为了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中国小伙子。现实点说,结婚这事,老两口已经给她挑好了门当户对的财阀公子,彩礼房子存款一条龙那种。关键是还直接威胁她“你要真敢嫁,就断你生活费,家产分你一半都别回来了。”
这波操作,妥妥的韩剧女主剧情了。但金智善愣是没退缩,还反手把银行卡甩给了父母,把众人噎住“我嫁的不是钱,是人。”
04
2011年,金智善跟徐晓明在哈尔滨结婚了。没有奢华的排场,只是简单温馨的小婚礼。
新婚刚开始的生活不容易。刚到哈尔滨,金智善连路牌都看不懂。冬天买菜冻得手直哆嗦,吃饭时还要努力记菜名,怕点错。以前随手能刷的卡、能换的外币,到中国就换成了亲自下厨房做红烧肉——啥叫“豪门千金”?在爱情面前,全都不重要了。
她身边的徐晓明,憨厚又细腻,啥事都帮着媳妇。哪怕生活清贫些也没在怕的,只要一家人在一起。
其实事业这块,两个人依然有高光时刻。2011年的女子冰壶世锦赛,金智善带队在预赛狠狠赢了中国队。但决赛时个人状态失常,更有韩国网友怀疑她“放水”给中国。对于这种传言,金智善一直选择沉默,她只在家里轻描淡写地说“人生最痛快的时刻,是能为心爱的人拼命,而不是为流言困扰。”
05
2014年,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出生。金智善主动暂停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,照顾孩子、做全职太太。柴米油盐的日子渐渐变成了生活的主旋律。
你以为这样就平淡无奇了吗?那你太小看她了!
在上海定居后,两人前后从运动员转换成冰壶教练。把一身本事都教给更多的年轻选手。夫妻俩一起出现在赛场边,还真是别有一番风景。
因为女儿在中国生活,金智善的父母起初心里还有芥蒂。后来看到外孙活泼可爱、女儿幸福开朗,慢慢放下了成见。从冷战到修复,那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。谁不想看到自家孩子笑得真心灿烂啊?这才是幸福的模样。
06
现在的金智善,一边教队员训练,一边照顾家庭,做饭遛娃样样在行。她曾在采访里笑说“钱多钱少不算什么,能和最爱的人在一起,每天都开心健康平安,就是最好的日子。”
你堂堂韩国财阀千金,最后还是和“东北糙汉”在普通日子里找到了最真的满足感。爱情到底有多大力量?它能让人跨越国界、舍弃万贯家财,选择和心爱的人一起体验烟火气。
故事说到这,大家是不是觉得挺唏嘘?
如果你是金智善,你愿意为爱情“断舍离”,抛弃豪门一切来中国生活吗?又或者,你觉得现实里的大部分人真能像她这样勇敢吗?
其实我相信,大多数人还是会挣扎犹豫。但是金智善的故事起码说明见识过最好的生活后,她依然愿意和最爱的人一起吃苦,这才是爱情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07
还是想问一句你会像金智善这样,勇敢追爱吗?你为爱情做过最大的勇气决定又是什么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,咱们一起探讨!
您怎么看?
忠琦配资-配资操盘推荐网-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-网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