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铁军: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,谁会是引爆点?
温铁军教授近年来多次从全球经济政治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局势,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“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深度博弈”的关键阶段。他认为,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非简单的地缘冲突升级,而是资本体系矛盾、资源分配失衡与权力重构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结合当前国际局势,以下从多维度解析可能的引爆点。
一、中美资本体系的“共生与对抗”:结构性矛盾的积累
温铁军提出,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资本国家,其核心利益在于通过资本流动获取超额利润;而中国作为产业资本大国,依赖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。这种“金融-产业”二元结构既相互依存,又存在根本性冲突。
依存性:美国资本通过投资中国产业链(如苹果产业链依赖富士康)实现利润最大化,中国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化。这种绑定曾使中美维持“斗而不破”的平衡。对抗性:美国为维持金融霸权,通过技术封锁(如芯片禁令)、金融制裁(如SWIFT系统限制)试图遏制中国产业升级;中国则通过“一带一路”推动人民币国际化,动摇美元体系根基。
二、台海与南海:地缘博弈的“高压锅”
台海问题被多份报告列为全球最危险冲突点,其本质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缩影。
台湾问题的特殊性:台湾地区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,其“战略模糊”政策(如美国对台军售与政治支持)实质是测试中国底线。若“台独”势力误判形势(如宣布“法理独立”),可能触发解放军武力统一,而美国介入将直接导致中美军事对抗。南海与东海联动:菲律宾在仁爱礁的挑衅、日本强化美日同盟,均可能成为局部冲突的导火索。温铁军指出,东亚地区集中了全球50%以上的半导体产能,控制权争夺将加剧局势紧张。
三、中东与能源通道:资源争夺的“火药桶”
中东局势的恶化可能成为世界大战的“第二战场”。
伊朗核问题:伊朗浓缩铀库存已达可制造12枚核弹的水平(2023年数据),若美伊谈判彻底破裂,以色列可能率先发动打击,引发地区战争升级。能源通道控制权:霍尔木兹海峡承担全球21%石油运输,胡塞武装对红海航道的袭击已威胁国际能源安全。若沙特等产油国被迫选边站队,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。
四、技术革命与战争形态演变:不可控的“黑天鹅”
人工智能、网络战与太空竞赛正在重塑战争规则,降低全面冲突的门槛。
AI与自主武器: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(LAWS)的失控风险(如误判目标)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网络空间战:全球每周遭受2,200次国家级网络攻击(微软2023年报告),若关键基础设施(如电网、金融系统)遭攻击,可能触发实体战争。
五、温铁军的解决方案:重构全球治理体系
面对多重危机,温铁军主张:
去金融化合作:推动金砖国家扩容,建立以实体产业为基础的多极货币体系,减少对美元依赖。区域安全机制:在亚太建立非军事化经济区(如南海资源共同开发),通过多边协议化解台海僵局。技术共享协议:借鉴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》(ITER),在关键领域(如新能源、太空探索)实现非零和博弈合作。
多维度观察:危机与转机并存
当前世界正处于“大争之世”的临界点,但温铁军认为,全面战争的爆发仍需突破多重安全阀:中美经济共生关系、核威慑的恐怖平衡、以及人类对战争代价的集体认知。若国际社会无法在气候危机、债务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上达成合作,局部冲突可能通过“蝴蝶效应”演变为系统性崩溃。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关键,在于能否超越资本逻辑,构建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忠琦配资-配资操盘推荐网-配资靠谱证券配资门户-网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